在今天的科普宣讲前,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微视频,了解下什么是智齿🔐?智齿的“前世今生”又是什么样的?
在临床门诊中😜,患者无论因为什么原因拍下一张全景片以后,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:“哎呀!你这骨头下面有两个‘尽头牙’🫴🏽,是横着长的📨。我建议你把它拔掉。”见患者没反应🔻,医生接着说🖕:“你这个牙横着,顶到前面牙了,你看已经顶坏一块儿了🫵🏼🐸。虽然你现在可能没有症状,但是后面越坏越多🤞🏽🎼,很可能就会疼了,到时候两颗牙都会保不住的📸。”“如果害怕的话,现在没有症状🥂,拖一拖也是ok的🚜👩🏻🏫。但是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看,还是建议您尽早给拔掉🥬。”
所以🆖,作为你的牙医💇🏿,总是建议你拔掉一个“埋在骨头下面的,尚未存在症状”的智齿,他是何“居心”呢🦶?是想让你没事动动刀子么?错错错!他是爱你啊🌩🧏♀️!至于原因👀🧑🦽➡️,各位看官且听我娓娓道来。
智齿——是我们人类牙槽骨最里面的牙齿👨👩👧👦,是从门牙往里面数第八颗牙齿,它一般在16~25岁之间萌出🤧,因为此时的人们心智比较成熟,因而得名“智齿”🕵🏼。但是它作为一个硬组织🐗,和我们神经系统乃至智力水平没有半点关系♦️,因此老一辈的“智齿不能拔,会影响智商”的说法🔹🫘,是完全靠不住脚的。
那么什么样的智齿是需要被根除掉的呢🧕🏽?
1.蛀牙:如果智齿龋坏了(也就是蛀牙),想要修补它必须要有很好的技术才能完成👶,而且智齿咀嚼效率很低,通常来讲补它是一件医生和患者都很痛苦的➰、投入产出比很低的事情。因此那些蛀得很深🍀,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,我们一律建议拔除,以绝后患⛹🏼♀️。

2.损伤邻牙🐦🔥:正如开篇所举的例子🥨,患者多半不自知⛄️,是由牙医借助X光片诊断得知💁🏽♂️💁🏽。这种情况下🕠,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,因而会横向向前生长👯♂️💂🏼♀️,倒在第二磨牙旁边,从而造成第二磨牙清洁不易,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,导致患者疼痛不适🩸。这时建议尽快拔除,不然两颗牙后期一个都别想留住。
3.清洁不易✍🏻: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,很多智齿虽有部分萌出🧖🏿♀️,但仍有牙龈覆盖在其表面。这些智齿通常不易清洁🙇🏿♀️,在牙龈和牙齿之间会存留很多细菌↖️,造成智齿冠周炎,甚至是颌面部间隙感染👩🦳!一旦脓肿形成,将痛不欲生(数十上百的病例本小牙医亲眼所见🌂,因此这里绝对不是用夸张修辞来吓各位的),甚至还要在脸上挨一刀,切开引流⛩。所以此种患者,尤其是计划怀孕的女士们🤹🏿,一定要提前消灭这个“定时炸弹”。
4.“单身”智齿(没有对颌牙)2️⃣:前面提过,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🤽🏽♂️。所以,智齿的对颌🧏🏿,如果没有智齿来和它进行对位咬合的话,剩下的“单身”智齿便不受控制👨🏿🦳,过度伸长👩👦,从而造成一系列清洁及咬合的问题⚛️。
5.阻生齿:这一种类型的牙齿,通常埋在牙槽骨的里面,有可能会伴有囊肿之类的病变🔮。如果有疼痛或者病变👩🏿🔧,是需要拔除的。 当然这类智齿拔除后👩🏿🚒🙇♀️,根据创伤大小会产生术后疼痛🔫✬、面部肿胀、张口受限等一些反应,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用药和护理。
智齿是旧时人类因食物粗糙而用来研磨、咀嚼粗食、纤维🖐🏼、树根、树皮这类食物的牙齿,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,食物越来越精细🖱,人类的颌骨也逐渐变小(也就是各位美女们的脸越来越小啦!开心不开心!)。因此智齿们🧑🏻🎄,也就会出现上述问题👳♂️🏇🏼。所以歪七扭八的智齿从侧面说明了你进化得更加完善🚶♀️➡️⇾,甚至是脸更小更漂亮🔓。这样一想,是不是在需要拔的同时😫,也有一种痛并快乐着的安慰了呢🙋🏽♀️?
本期主讲人🔛:贾雯昊
视频制作:姚晨露
编辑✣:陈润元
校审👶🏿:厉超元